M|河边的错误

2023/犯罪/大陆/102m

1.电影中故事发生在1995年。九十年代初出远门会被拦路抢劫,警车有人抢,火车也有人抢。很多法律是九十年代才陆续立法的(比如公司法,广告法,甚至关于消费者权益、农民工讨薪等等重要法律)——那无疑是个狂野的年代。狂野代表了机会,更代表了不确定
2.公安系统。当时讲究命案必破、悬赏破案。公安机关内部破案率等机制,迫使侦查人员为了考评达标而采取违法取证手段。比如马哲的上司就有那味,不过不好太直白表现。
3.吸烟在当时真的很流行,是重要的社交手段。
4.原著中婆婆自愿被疯子施虐,电影中天花板有鞭痕。不过电影中婆婆老伴是前几年才去世,原著中很早就去世了。
5.诗歌会。九十年代初复旦最大的两个社团就有诗歌社团,文艺男女青年也多。据说当时大家是真的在草地上唱歌,没太多娱乐,上海都没几家好的咖啡店。到九十年代诗歌已经开始褪去热潮,因为为国奉献的浪漫主义逐渐转向追求实际利益。
6.原著中王宏是有婚配的,所以王宏写的诗是想结束与钱玲的不伦关系,结果钱玲没来,他被疯子杀死在河边。电影中似乎没有明说王宏婚配情况,甚至原著中是马哲以不伦恋威胁王宏说出口供,电影中是王宏主动交代。
7.纺织厂里的理发店。估计纺织厂是国营企业,规模会很大,所以厂里会有许多配套设施。九二南巡讲话,国营企业摸着石头过河,中专包分配开始落幕。中国遍地黄金,无数人下海。当时国营企业中很多关系户,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所以大波浪们在警察面前调调笑笑。当然下岗的国企工人也很多。
8.许良的流氓罪应该并非猥亵之类,也许仅仅是女装或者同性恋而已。秘密被揭开后他终于释然并选择死亡。甚至,许良定罪会不会跟第一次严打有关呢?
9.联想前两年曾低价倾销,警察局有电脑(我猜是联想)。马哲家里似乎还有电视,当时很多电视似乎就三个台。
10.这些配角的讳莫如深,使他们成为了刑警马哲眼里的线索。而真正的凶手,那个疯子,反而因为缺乏动机,被警察所忽略。
11.疯子代表了每个人一生中那个不确定。马哲不愿意相信真相如此简单,结果死的人越来越多。最终马哲的孩子,百分之十的概率也成了那个不确定。马哲一开始是唯一不穿制服的那个警察,后来他也成了众人的一员。最后,马哲在云南的三等功是根本不存在还是被抹去了?其实,不相信这个真相的何止马哲,我们观众又何尝不是如此。
12.模仿疯子的马哲,不愿结案的执拗,众人被揭开的伤疤,苦苦相逼的领导,癔症中的四发,穿上马哲衣服的疯子,失而复得的三等功,墙上完整的拼图,浴盆里的孩子……表现出了电影想给的氛围和主题。
13.虽然很代入,但画质真没必要整这么差。

上映时间:

主题表达:

情节逻辑:

人物塑造:

场景道具:

叙事结构:

视觉画面:

声音感受:

剪辑后期:

观看体验:

个人评分:

创立时间:2023-10-22 周日

资源链接:电影院

修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