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06, 2025 1:42 PM
Jul 15, 2025 1:00 PM

新脂肪性肝病命名法的预后和预测作用:一项基于大人群的研究

《新脂肪性肝病命名法的预后和预测作用:一项基于大人群的研究》研究总结

摘要

我们旨在比较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酒精相关肝病(ALD)、代谢功能障碍合并酒精相关肝病(MetALD)以及合并病毒性肝炎的MASLD(MASLD-Viral)与肝硬化、肝癌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纳入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B)的464,556名成年人、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13,526名成年人以及北京FH健康队列研究(FHCS)的2554名成年人的数据。分别采用Cox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调整后的风险比(aHR)和比值比。
在英国生物银行中,与非脂肪性肝病相比,肝癌风险按MetALD(aHR 1.70 [95% CI 1.37, 2.09])、MASLD(1.91 [1.66, 2.21])、MAFLD(2.01 [1.76, 2.29])、ALD(3.16 [2.54, 3.93])至MASLD-Viral(22.0 [10.8, 44.4])的顺序逐步增加;
在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中,全因死亡风险按MetALD、MASLD、MAFLD、ALD至MASLD-Viral的顺序增加。
在北京FH健康队列研究中,肝纤维化的比值比按MASLD、MAFLD至MASLD-Viral的顺序增加。
在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其他药物与MASLD或MAFLD患者的肝硬化、肝癌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相关。对于糖尿病合并MASLD或MAFLD的患者,预防比降糖治疗更为重要🔶1-19🔶。

介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患病率为25%。自NAFLD这一术语提出以来,其以无过量饮酒及其他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为特征,但关于其弊端的争议一直存在,即“非酒精性”这一术语的排他性以及“脂肪性”这一术语带来的污名化。
重新定义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涵盖了肝脂肪变性,同时存在超重、2型糖尿病,以及/或者七种代谢风险因素中的两种,这七种代谢风险因素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前期、高甘油三酯血症、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和胰岛素抵抗。
然而,MAFLD也因仅依赖代谢风险因素、忽视饮酒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受到批评。
2023年,有人提出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替代NAFLD和MAFLD,并建议将脂肪性肝病(SLD)作为一个总称。
MASLD的定义为存在SLD,且具有五种心脏代谢风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HDL),同时自我报告的酒精摄入量女性低于20克/天,男性低于30克/天。此外,还提出了新的亚类,即代谢功能障碍与酒精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LD)、酒精相关肝病(ALD)和合并病毒性肝炎的MASLD(MASLD-Viral),根据MASLD患者的饮酒量和是否存在病毒性肝炎对其进行分类。 这种更新后的术语引入了积极的诊断标准,整合了代谢风险因素,并强调了处理可控风险因素(如饮酒和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性。然而,新命名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不确定。

MAFLD:诊断标准是基于肝脏脂肪积聚(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组织学(肝活检)、影像学及血液生物标志物证据,同时合并以下3项条件之一: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规定存在至少两项代谢异常风险因素者为代谢功能障碍(表1,图1)。中文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新定义的国际专家共识|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专家|-健康界
脂肪性肝病(SLD)包括:

  1. MASLD:MASLD是指过多的甘油三酯蓄积于肝脏,形成肝脂肪变性即孤立性脂肪肝(ILS),这是MASLD基本特征。同时,还需存在至少一种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见图3。(32 封私信 / 99+ 条消息)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非酒精性脂肪肝)新进展 - 知乎
  2. MASLD及过量酒精摄入(MASLD and increased alcohol intake ,MetALD):MetALD是一个与MASLD不同的新分类。定义为饮酒量女性每天20-50克,男性30-60克,而不符合酒精性肝病的MASLD。
  3. 酒精相关性肝病(ALD):酒精性肝病(ALD):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50克,男性>60 克时引起的脂肪性肝病。 #?
  4. 特定病因SLD(如药物诱导性或单基因疾病)/其他原因脂肪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低β脂蛋白血症、脂肪代谢障碍、妊娠相关性、Wilson病、营养缺乏/营养不良、乳糜泻、内分泌疾病(甲减、多囊卵巢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症、全垂体功能减退症)、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
  5. 隐源性SLD:隐源性脂肪性肝病:无心脏代谢危险因素且原因不明的脂肪肝。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 UKB队列:464,556名成人,中位随访13.2年,基于脂肪肝指数(FLI)定义脂肪性肝病(SLD)。
    • NHANES队列:13,526名成人,随访26.8年,结合超声和代谢指标诊断。
    • FHCS队列:2,554名成人,基于FibroScan评估肝纤维化。
  2. 统计方法: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R),逻辑回归分析肝纤维化 odds 比(OR),评估不同命名法与不良结局的关联。

三、主要结果

  1. 新命名法与肝病结局的关联
    • UKB队列:MAFLD、MASLD、MetALD、ALD、MASLD-Viral均与肝硬化、肝癌及全因死亡风险显著正相关。其中,MASLD-Viral的肝癌风险最高(aHR=22.0,95% CI 10.8–44.4),ALD的肝硬化风险最高(aHR=7.38,95% CI 6.49–8.40)。
    • NHANES队列:全因死亡风险从MetALD到MASLD-Viral逐步升高,MASLD-Viral的全因死亡aHR=2.62(95% CI 1.89–3.62)。
    • FHCS队列:MAFLD和MASLD与肝纤维化风险显著相关,MASLD-Viral的OR最高(aOR=7.59,95% CI 1.54–37.47)。
  2. 糖尿病与抗糖药物的影响
    • 糖尿病显著加剧MAFLD/MASLD患者的肝硬化、肝癌及死亡风险(如MAFLD合并糖尿病的肝癌aHR=3.40,95% CI 2.85–4.06)。
    • 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或其与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进一步升高肝硬化和肝癌风险,而二甲双胍单药未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3. 人群归因风险(PAR):MAFLD和MASLD对肝癌和全因死亡的PAR显著高于传统指标,提示新命名法能更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

四、结论与临床意义

  1. 核心结论:新命名法中,MAFLD识别高风险人群的能力优于MASLD,而MASLD-Viral和ALD患者的预后最差。糖尿病是MAFLD/MASLD不良结局的重要驱动因素,抗糖药物的使用需谨慎。
  2. 临床建议
    • 对MAFLD/MASLD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应加强肝癌和肝硬化监测。
    • 预防糖尿病而非单纯降糖治疗,可能更有效改善预后;避免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以降低肝癌风险。

五、研究局限性

  1. 依赖FLI而非肝活检诊断SLD,可能存在诊断偏倚;
  2. 酒精摄入和代谢指标为基线测量,未追踪动态变化;
  3. 无法区分HBV和HCV对MASLD-Viral预后的具体影响;
  4. 抗糖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数据不足,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