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现在十版改成前列腺癌第一膀胱癌第二了喔
根据 2022 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泌尿、男生殖系统发病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癌(D对)、膀胱癌、肾癌。
肾癌的病理表现是切面金黄色,彩色(A对)。
切面灰白色一般见于肾母细胞瘤(B错)。
在肾上极,有薄膜一般见于嗜铬细胞瘤(C错)。
在肾中央一般可见于肾盂癌(D错)。
双肾累及,多个癌肿一般可见于双肾多发性恶性肿瘤(E错)。
记住了,肾癌是火锅底料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E对)。其他病理类型有嗜色细胞癌或称乳头状肾细胞癌(A错)、嫌色细胞癌(C错)、肾集合管癌(D错)和未分化肾细胞癌(B错)(P563)。
嫌色细胞癌:预后最好
集合管癌:预后最差
透明细胞癌:最常见
🍑乳腺癌
🌟最常见 浸润性导管癌
🌟预后最好 导管内癌
🌟预后最差 浸润性小叶癌
🌟恶性程度最高 炎性乳癌
🍑甲状腺癌
🌟最常见 乳头状癌
🌟分泌降钙素 髓样癌
🌟血行转移 滤泡状癌
恶性程度最高 未分化癌
常见病理类型
肾癌——透明细胞癌
肾盂癌、膀胱癌——移形细胞癌
胃癌、直肠癌——腺癌
胰腺癌——导管腺癌
食管癌——鳞癌
肺癌——腺癌
甲状腺癌——乳头状癌
子宫颈癌——鳞癌
子宫内膜癌——腺癌
1鳞癌:是鳞状上皮,比如食管,肛管,宫颈,这些都是鳞状上皮。
2腺癌:是柱状上皮,比如胃肠癌等。
3.肺癌,中央型多见鳞癌,周围型多见腺癌
4.Barret食管癌,是因为食管本来是鳞癌,被倒流的胃液冲刷,导致鳞状上皮化生变成柱状上皮,所以是腺癌
5.肾盂输尿管膀胱是移形上皮,所以是异型上皮癌多见
6.肾癌最常见是透明细胞癌,ct快进快出就是它。
7.乳腺癌:清润型导管癌最常见。
前列腺癌——外周带
前列腺炎——移行带
睾丸肿瘤较少见,但却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的实体肿瘤,几乎都属于恶性。睾丸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又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可分为精原细胞瘤(A对)、畸胎瘤(B对)、卵黄囊瘤(C对)、绒毛膜癌和胚胎癌(D对)等5种基本类型;非生殖细胞肿瘤分为间质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继发性睾丸肿瘤主要来自淋巴瘤及白血病等转移性肿瘤。乳头状癌(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不属于睾丸肿瘤分型。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可分为【5种】基本类型,
金鸡配黄毛
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畸胎瘤、绒毛膜癌和卵黄囊瘤。
浸润深度(A对)为膀胱癌TNM分期的依据,临床上将Tis、Ta、和T₁期肿瘤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₂及以上则称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原位癌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不良,高度恶性,易向肌层浸润性进展。淋巴结转移数量(C错)是N的分期依据。是否有远处转移(E错)是M的分期依据。
1.原位癌是累及上皮层,没有突破基底膜的癌。基底膜属于固有层。
2.T1突破了基底膜,但局限于黏膜下层。
3.一共四大层
“顾妻周全”
1固2肌3周4全
- 黏膜层:
- 上皮层 :Tis:原位癌(TURBT,膀胱药物灌洗化疗即可?),没有突破基底膜(基底膜位于上皮层与固有层之间)。Ta:表浅乳头状癌凸起(经尿道电切)。Ta无浸润乳头状癌,标志是有蒂。找题眼,有蒂选电切,没就全切。患者老年女性,膀胱炎病史(膀胱慢性感染增加膀胱癌患病风险),近期反复肉眼血尿(膀胱癌最常见和出现最早症状)。膀胱镜检见膀胱左侧乳头状肿瘤(膀胱癌主要病理类型),活组织病理检查为尿路上皮癌Ⅰ级(分化良好),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膀胱癌,尿路上皮癌Ⅰ级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₁肿瘤,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对)为主要治疗方法(P570)。放疗适用于T₄期肌层浸润癌失去手术机会时的姑息治疗(A错)。膀胱全切术适用于原位癌细胞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已有浸润并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时(B错)。开放保留膀胱手术(D错)适用于T₂期低级别、局限的肿瘤可。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E错)多用于有转移的晚期病例,作为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
- 固有层:T1:局限于粘膜固有层(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即TURBT)
- 黏膜肌层
- 黏膜下层
- 肌层:T2a/T2b:浅肌层/深肌层(电切或膀胱部分切)注意9版有改动,Tis不再是单纯膀胱灌洗而是TURBT+膀胱灌洗,T2-4全部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洁清扫,不能耐受手术的放化疗,不存在部分切除术了?
患者出现肉眼血尿(膀胱癌常见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左侧壁有一大小4cm×3cm物体,有蒂,活组织病理检查为鳞癌,肌层浸润(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适宜的治疗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C对)。放疗较少用于膀胱癌(A错)。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B错)。膀胱部分切除适用于身体状态差,不能适应手术的患者,该患者未明确说明(D错)。化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但仍应以手术为主(E错)。 - 浆膜层:T3a/T3b:浆膜层,镜下/肉眼可见浸润(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浸润周围组织。浸润全层/周围组织 膀胱全切。中年男性患者,确诊为浸润性膀胱腺癌,故其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D对)。膀胱部分切除术(A错)用于T₂、T3期低级别、局限的肿瘤或不能耐受膀胱全切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B错)主要用于Ta、T₁期膀胱肿瘤。化疗(C错)多用于有转移的晚期病例。放疗(E错)主要用于局部晚期的膀胱肿瘤患者,但总体效果不及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鳞癌和腺癌均是根治性全切
- 其他器官:T4:无手术指征,放化疗为主。邻近器官 放疗,化疗,支持治疗
未侵犯肌层 turbt➕灌洗
侵犯肌层 无转移 根治切除➕清扫
4放化疗
Ta T1尿道电切,
T2严重的根治全切,局限的就部分切,
T3根治全切
T4放化疗加支持疗法
Tis:原位癌(化疗即可),膀胱原位癌局限在黏膜内(E对)(P567),可参考膀胱癌2009TNM分期(P568表53-1),达膀胱深层肌(A错)的为分期为T₂b;达膀胱浅层肌(B错)的分期为T₂a;侵犯膀胱壁外组织(C错)的分期为T₃;限于固有层以内(D错)的分期为T₁。
Ta:表浅乳头状癌凸起(经尿道电切)
T1:局限于粘膜固有层(经尿道电切)
T2a/T2b:浅肌层/深肌层(电切或膀胱部分切)
T3a/T3b:浆膜层浸润周围组织,分为显微镜下可观测到浸润和肉眼可见(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T4:无手术指征,放化疗为主。
T1黏膜下
T2肌层
T3膀胱周围
T4远处
TNM分期标准根据癌浸润膀胱壁的深度(乳头状瘤除外),可分为:Tis原位癌;Ta无浸润的乳头状癌;T₁浸润黏膜固有层;T₂浸润肌层,又分为T₂a浸润浅肌层(肌层内1/2)(C错),T₂b浸润深肌层(肌层外1/2)(D错)。故膀胱肿瘤T₁期表明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B对)。
膀胱癌的病理与肿瘤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有关,其中细胞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对预后的影响最大。细胞分化程度仅能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而浸润深度是肿瘤临床和病理分期的重要依据,故膀胱癌在病理上最重要的是浸润深度(D对B错)。组织类型(A错)、病变部位(C错)、生长方式(E错)可以作为病理分期的参考,但其参考价值不及浸润深度。
空腔看深度,实质看大小
直肠癌除外
直肠癌最有价值的指标,是向远端(肛门)浸润的范围,决定了能不能保肛
7cm,Dixon或Parks,可保肛
<7cm,Miles,不保肛
急性梗阻时,Hartmann
能有效降低阴茎癌发生的措施是包皮环切术(C对)。
阴茎癌主要通过淋巴转移至腹股沟及髂血管淋巴结等处(E对),亦可经血行播散转移至肺(A对)、肝(B对)、骨(C对)、脑等脏器,由于尿道海绵体周围白膜坚韧,除晚期病人外,阴茎很少浸润致尿道引起排尿困难(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诊断
肾癌属于实质性肿瘤,血供丰富,瘤体内有大量新生的病理性血管团、动-静脉瘘等,肾动脉造影可清晰地显示直径大于1mm的血管,而肾囊肿的内容物多为液体,囊肿内缺乏血供,因此,对于区分难以鉴别的肾癌和肾囊肿,最可靠的鉴别方法是CT(E对)。排泄性尿路造影(A错)、逆行肾盂造影(B错)能显示尿路形态,多用于尿路结石的诊断及了解分侧肾功能。B超(C错)发现肾癌的的敏感性高,但准确性不如CT。肾动脉造影(D错): 血管造影的方法有直接穿刺、经皮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肾动脉脉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适用于肾血管疾病、肾损伤、肾实质肿瘤等。
理解记忆,侵及肾盂肾盏时,出的血直接流到肾盂肾盏,进入输尿管表现为血尿,侵及肾包膜或者肾外层,出血往肾周腰大肌流,一般不表现为血尿。
当肾癌患者出现血尿时,表明肿瘤已侵及肾盂肾盏。而肿瘤转移至膀胱虽然也会出现血尿,但还有膀胱刺激症状,所以肾癌患者出现血尿不能说明肿瘤转移至膀胱。
肾癌,全称肾细胞癌或肾腺癌。
肾癌不包括肾盂肾盏的癌。
肾盂癌:无痛,全程肉眼血尿;
肾结石:肾区疼痛,镜下血尿;
肾结核:膀胱刺激征,终末血尿,伴低热盗汗等结核症状;
肾盂肾炎:膀胱刺激征,寒战高热,腰背疼痛,肉眼血尿少见;
肾细胞癌:肉眼血尿,腰痛,腹部肿块
患者3岁幼儿,发现右上腹部包块,无腹痛、腹胀,大便正常,无肉眼血尿(即无症状的腹部肿块),查体:右上腹部可触及直径约8cm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可活动(肾母细胞瘤肿块特征),综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和体征,考虑诊断为肾母细胞瘤(E对)。肾母细胞瘤须与巨大肾积水、神经母细胞瘤鉴别。肾结核(A错)常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儿童和老人发病较少,儿童发病多在10岁以上,婴幼儿罕见(P545)。巨大肾积水(D错)柔软、囊性感,超声检查易与肿瘤鉴别。神经母细胞瘤(B错)可以直接广泛侵入肾脏,此瘤一般表面有结节,比较靠近腹中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可助于确定诊断(P565)。多囊肾(C错)多有遗传性,多有肾功能减退,以及合并有多囊肝等表现。
肾母细胞瘤,也叫wilms 瘤,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诊断公式:儿童+腹部包块(最主要)+可伴有血尿。经腹患肾切除,配合放化疗。肾母细胞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临床表现:无症状腹部肿块
神经母细胞瘤表面有结节,肾母细胞瘤表面光滑,儿童易发无症状
儿科泌尿系统,只考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另外一个恶行肿瘤 肾母细胞瘤
#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都是恶性肿瘤
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肌母细胞瘤都是良性肿瘤
肾癌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C对),被称为肾癌的“三联症”。消瘦(A错)、高血压(B错)、发热(D错)等为副瘤综合症的一般表现,可见于多种全身疾病,不具有特异性。肾癌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水肿(E错)的表现。
肾癌三联征:血尿、腹痛、腹部包块
胰头癌三联征:腹痛、黄疸、消瘦
副瘤综合征:消瘦、高血压、发热、水肿
肾细胞癌在CT表现为肾实质内不均质肿块,平扫CT值可略低于或与肾实质相似,当平扫CT值与肾实质相等时,难以作出诊断;增强扫描后,正常肾实质明显增强,而肿瘤组织增强不明显,因此CT增强扫描(E对)对诊断肾细胞癌要比CT平扫(A错)更可靠。
B超(B错)对肾癌的敏感性高,一般作为肾癌初步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C错)是尿路结石最常用的检查手段。肾动脉造影(D错)主要用于超声、CT不能确诊的肾癌。
肾癌—增强CT
肾盂癌—细胞学检查
膀胱癌—穿刺活检
常见病理类型
肾癌~透明细胞癌
肾盂癌、膀胱癌~移形细胞癌
前列腺癌~外周带
胰腺癌~导管细胞腺癌
CT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D对)。肾穿刺活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肾病综合征以及原因不明的持续性无症状蛋白尿和血尿等肾脏疾病的诊断,不是诊断肾癌最常见检查方法(A错)。IVU(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静脉尿路造影)注入造影剂来显示尿路形态,了解分侧肾功能(P516),对肾癌诊断无意义(B错)。KUB(肾输尿管膀胱摄影)常用于尿路结石的检查,不用于肾癌(C错)。逆行肾盂造影用于了解输尿管和肾集合系统功能(P316)(E错)。
泌尿外科研究生,肾癌方向说一下。
肾癌如果做穿刺的话,容易造成肿瘤扩散。并且CT平扫+增强的准确率很高。基本上CT报恶性的,最后术后病理结果都是恶性。
肾盂癌:血尿伴凝血块。诊断首选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肾癌首选增强CT 这里应该还不知道是肾那个地方的癌 先用最简单的试试
细胞检查初步确定肾盂癌后,再用逆行肾盂造影可进一步了解肾盂、输尿管充盈缺损改变的原因。
九版教材 571页。 CT增强+CTU是诊断肾盂和输尿管癌的首选
老年男性患者,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条状血凝块(提示可能有上尿路肿瘤),B超检查显示左肾实质占位(提示可能为肾盂癌,肾癌无条状血凝块),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应考虑左肾盂癌。为明确肿块性质,进一步检查应首选腹部CT平扫+增强(D对)。肾动脉造影(B错)适用于肾血管疾病、肾损伤和肾癌的诊断,且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静脉尿路造影(C错)用于显示尿路有无梗阻、了解分侧肾功能,多用于肾结核、尿路结石的诊断。对于尿脱落细胞学(A错)或 FISH 检查为阳性,而膀胱镜检查正常者,一般提示存在肾盂、输尿管癌。尿路平片(E错)多用于尿路结石的诊断。
男性患者,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肾癌典型症状)、腰痛,影像学检测右肾中盏移位拉长变形(肾癌常见影像学改变),综合考虑为肾恶性肿瘤,故应诊断为肾癌(A对);肾囊肿多无临床表现(B错);肾结核多有尿路刺激症状,肾盏边缘不光滑如虫蛀状(C错);肾盂癌多侵犯肾盂(D错);肾胚胎瘤多见于青少年,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E错)。
肾癌:拉长变形
肾盂癌:充盈缺损
IVU:
肾癌:拉长变形
肾盂癌:充盈缺损
慢性肾盂肾炎:双侧病变不一致,肾盂肾盏变形
肾结核:肾盏虫蚀样改变
中老年男性患者,右侧阴囊部隐痛,触之有硬结与睾丸黏连,边界不清,符合睾丸肿瘤的诊断(B对)。睾丸结核(A错)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抗酸杆菌检测、结核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腹股沟斜疝(C错)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疝块呈椭圆或梨形,多为明显疼痛。睾丸鞘膜积液(D错)透光试验阳性,触之为囊性而不是硬结。睾丸炎(E错)表现为阴囊有坠胀痛,休息后好转。
硬结和粘连提示肿瘤。
条形血块肾盂癌
血凝块 膀胱肿瘤
必须有腔的地方才有血块
Alport综合征又称眼-耳-肾综合征,为遗传性肾炎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似慢性肾小球肾炎,为肾小球源性血尿,不会形成血凝块
老年患者(膀胱癌的好发人群),间歇全程肉眼血尿(膀胱癌的典型临床表现)2个月,近日加重,无尿频、尿急、尿痛,最可能的诊断为膀胱癌(A对),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无痛全程肉眼血尿,可自行减轻或停止。膀胱炎(B错)多见于中青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血尿主要为终末血尿。肾盂肾炎(C错)主要表现为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路结石(D错)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血尿,该患者没有疼痛。肾癌(E错)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肾区疼痛及腹部肿块。
肾癌三联征:
肉眼血尿、腰痛、腹部肿块
肾癌不是肾盂癌
肾癌早期表现为腰腹部的包块或者疼痛,晚期才会出现血尿,因为晚期以后肾癌会侵犯集合系统而出现出血。
仅凭血尿判断膀胱癌是很容易出错的
1.血尿在泌尿外肿瘤均可见,但以膀胱癌最常见
2.泌尿外肿瘤血尿概率:膀胱癌>上尿路癌>肾癌>前列腺癌
男性,67岁(中老年男性,为膀胱肿瘤的好发年龄),有吸烟史(膀胱癌的主要致病危险因素),体检发现膀胱占位1周,行泌尿系统CT示:膀胱颈部肿物,大小1.8×1.5cm,有蒂,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提示膀胱颈部肿瘤)。根据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诊断考虑为膀胱颈部肿瘤。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可造成膀胱出口梗阻,导致排尿困难(B对)和尿潴留。膀胱区胀痛(A错)常见于膀胱过度充盈或膀胱炎。尿频(C错)、尿急(D错)和尿痛(E错)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
吸烟是膀胱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泌尿系统最常见肿瘤:膀胱癌
膀胱癌:全程血尿
膀胱炎:终末血尿
PSA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检查。MRI(C对)在诊断前列腺癌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对肿瘤局部侵犯程度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做出初步评估。放射性核素显像(A错)主要用于确定分肾功能。腹部B超(B错)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病人常无异常发现。CT(D错)有助于鉴别不透光的结石、肿瘤、血凝块等,以及了解有无肾畸形。KUB(E错)即腹部泌尿系平片(肾-输尿管-膀胱摄影)不能明确诊断。
影像检查归纳:
前列腺癌确诊:MRI。
前列腺癌,
首选-直肠指诊,筛查-psa,确诊-穿刺活检,
分期-MRI,MRI可看清侵犯到哪一层,有无周围器官侵犯,周围淋巴结肿大转移
肾癌确诊:增强CT
肾结石、膀胱肿瘤筛查、前列腺增生:B超
膀胱癌:
B超:筛查
膀胱镜:确诊
CT,MRI:TNM分期
泌尿系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是间歇无痛肉眼血尿(D对),表明肿瘤已侵入肾盏、肾盂。肾绞痛伴血尿(A错)常为肾结石的特点。血尿在膀胱刺激征存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以终末血尿多见(B错)可为泌尿系感染的特点。血尿与膀胱刺激征同时存在(C错)以急性膀胱炎最多见,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前列腺炎、膀胱结核和肿瘤等。排尿时尿液突然中断伴血尿(E错)为输尿管结石的特点。
B超(D对)可以区分实质肿块及肾积水,积水表现为液性暗区,肿块表现为等或强回声表现。
1.鉴别肾癌和肾囊肿→增强CT、肾动脉造影
2鉴别肾积水和肾囊肿,要求看肾功能,所以同时兼顾的→静脉尿路造影。肾积水里的水和肾盂是通的,肾囊肿里的水不通,前者显影,后者不显。静脉尿路造影(E对)可鉴别肾囊肿及肾积水,肾囊肿表现为压迫表现,肾积水表现为肾盂的扩张,同时可根据显影情况检测分肾功能。尿路平片(A错)可显示肾轮廓、位置,大小,腰大肌阴影,不透光阴影以及骨性改变如脊柱侧弯、脊柱裂、肿瘤骨转移等,侧位片有助于判断不透光阴影如结石的来源,无法鉴别肾囊肿及肾积水。磁共振尿路成像(MRU)(B错)是一种磁共振水成像,它不依赖于肾功能,无需造影剂和插管而显示肾盏、肾盂,输尿管的形态和结构,是了解上尿路梗阻的无创检查。但并非首选检查,也无法监测肾功能。核素肾活动显像(C错)确定双侧分肾功能,但区分囊肿和积水,并无重要意义。B超(D错)对于囊肿和积水有一定的区分作用,但无法检测双肾功能。
3.肾实质性肿块🆚肾积水:B超
老年男性患者,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条状血块(提示可能为上尿路肿瘤),B超示左肾轻度积水(提示左侧上尿路梗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应考虑为左侧上尿路肿瘤。CT增强+三维重建CTU最有价值。(B对)。血常规,肝肾功能(A错)为一般常规检查,不具有特异性。膀胱镜检查(C错)、膀胱造影(D错)多用于膀胱病变的诊断。MRI(E错)检查对上尿路肿瘤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费用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
9版已改p571
CT增强+三维重建CTU是诊断肾盂,输尿管癌的主要手段
条状血块高度提示肾盂输尿管癌,细胞学检查通常受到时间等多种条件限制,临床上也有检测不出的情况
这题说的是最有价值的是,又没说首选。
老年男性患者,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条状血块(提示可能为上尿路肿瘤),B超示左肾轻度积水(提示左侧上尿路梗阻),检查发现左肾盂内似有充盈缺损,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应考虑为左侧肾盂肿瘤。静脉尿路造影是诊断肾盂、输尿管癌的传统方法(D错)。CT增强 +三维重建(CTU)是诊断肾盂、输尿管癌的首要手段(A对)、MRI(B错)对上尿路肿瘤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单纯影像学检查并不能确诊。IVU(C错)显影不如逆行造影清晰,且不能明确充盈缺损的原因。左肾穿刺造影(E错)创伤较大,一般不作首选检查。
老年男性患者,确诊为左肾盂癌伴轻度积水。肾盂癌多为移行细胞癌(A对),鳞癌(B对)和腺癌极少见。肾盂肌层较薄,早期可浸润肌层,因输尿管的外膜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故常有早期淋巴结转移(C对)。肾盂癌的标准手术方法是根治性左肾切除及全长输尿管(D对),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肾腺癌(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即肾细胞癌,为最常见的肾实质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肉眼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CT检查大多可以确诊。
有梗阻,感染——肾盂鳞癌
无梗阻,感染——肾盂腺癌
有梗阻就积水,积水的就是肾盂鳞癌,所以水灵灵的~
此题考查肾盂癌的病理类型(90%以上是移行上皮肿瘤,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罕见,区分后2者是看有没有梗阻、感染,有的话是鳞癌)、转移途径(输尿管常早期淋巴转移)和治疗方法(切除患肾及全长输尿管+位于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此题有梗阻,所以可以是鳞癌。
CT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不大。MRI(A对)对前列腺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有骨转移时X线平片(D对)可显示成骨性骨质破坏。骨转移可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C对)。前列腺癌的确诊依靠经直肠超声引导下(B对)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根据所获组织有无癌作出诊断。因此,膀胱尿道造影检查(E错)对患者病情评价意义不大。
55岁女性患者(肾错构瘤高发人群),1天前腰部受外力后疼痛,晨起血尿就诊(外力导致肿瘤内部出血),检查血常规正常,尿红细胞+++/HP(血尿),影像学提示肾脏增大,肾脏破裂,根据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肾错构瘤(E对),其出血原因为肾错构瘤破裂。肾囊肿(A错)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临床常无症状,偶可扪及腹部肿块,B超检查表现为类圆形液性暗区,可与实体性肿瘤鉴别。多囊肾(B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腰痛、腹部肿块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还可出现血尿和高血压,B超可见双肾布满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亦可见肝、脾囊肿。肾癌(C错)即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症状为间歇无痛肉眼血尿,肉眼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被称为肾癌“三联征”,影像学检查可提供较直接的诊断证据。肾积水(D错)根据尿路梗阻的原因、部位和程度的差别,其临床表现并不一致,上尿路急性梗阻常出现肾绞痛、恶心、呕吐、血尿及肾区压痛等,下尿路梗阻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和肾排空障碍。
我们老师说肾积水不易破,错构瘤最易破
三连跪,这个大纲里没有吧,老贺讲义上都没有。
🌼9版566页
🔥错构瘤的诊断可以通过B超、CT和MRI明确诊断,主要与肾恶性肿瘤想鉴别
诊断肾错构瘤——CT或MRI
肾穿刺活检(B错)
🔥临床表现:肿瘤小的无任何症状,肿瘤大的突然破裂出血,可出血腰腹疼,休克,血尿和腹部肿块
🔥其治疗
1️⃣<4cm的建议观察
2️⃣>4cm的考虑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3️⃣错构瘤破裂出血首选考虑的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如无条件做肾动脉栓塞,则手术治疗(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首选的治疗措施是介入治疗,即行肾动脉栓塞止血(D对E错)。
治疗
化学治疗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部分肿瘤单独应用化疗即可治愈,如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等。因此,应用化疗疗效最好的是睾丸精原细胞癌(C对)。肝癌(A错)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对化疗不敏感,仅作为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九版妇产科学P309)(B错)以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化疗效果不佳,可作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措施之一。胃癌的化疗可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以延长生存期(D错)。肾母细胞癌(E错)经化疗可获得长期缓解,但效果不及睾丸精原细胞瘤。
#化疗敏感
化学治疗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部分肿瘤单独应用化疗即可治愈,如绒毛膜上皮癌(C对)、恶性葡萄胎、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肾母细胞瘤(A错)、霍奇金病(B错)、颗粒细胞白血病(D错)、乳癌、膀胱癌等应用化疗可使肿瘤获得缓解或是肿瘤缩小,或可使手术范围缩小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器官功能。早期直肠癌(E错)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单独应用化疗不能治愈。
大伯培养小林上高中
大(大细胞淋巴瘤)
伯(伯基特淋巴瘤)
培(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养(滋养细胞肿瘤)
小(小细胞肺癌)
林(急淋)
上(绒毛膜上皮癌)
高(睾丸精原细胞瘤)
中(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放疗敏感
圣母(肾母细胞瘤)
多(多发性骨髓瘤)
姓(性腺肿瘤)
林(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需早期应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因此术前、术后均可辅以放化疗。由于肾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故术后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B对A错)。生物治疗(C错)、基因治疗(D错)及中医药治疗(E错)对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在八版外科学中未提及。
老年男性患者,诊断为左肾下段恶性肿瘤,直径3.5cm,右肾萎缩丧失正常功能,需要尽快治疗以防向远处浸润扩散(D错)。故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左肾部分切除术(E对),可保留左肾部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左肾根治切除术(C错)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对侧肾功能完好的患者。左肾切除术(A错)虽可用于肾癌治疗,但疗效不及根治性肾切除术,且未保留左肾残存组织功能。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射治疗及化疗不敏感,故左肾动脉栓塞术效果较差(B错)。
肾癌手术
1 首选,根治性肾切除
2 <4cm 补分切。做肾部分切的前提条件有2:1孤立肾肾癌、双侧肾癌;2肿瘤位置在上、下极、周边;肿瘤的数量为1个;肿瘤的的大小为<4cm.
前提是对侧肾也有损害,前面有这个题型
<4cm,而对侧肾功能正常 ,则患侧根治性肾切除。中年男性患者,诊断为右肾下极恶性肿瘤,患者左肾功能正常,因此,首选的治疗方案为根治性右肾切除(A对),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周脂肪及肾周筋膜、区域肿大淋巴结及髂血管分叉以上的输尿管。单纯肾切除(B错)、肾部分切除术(C错)虽可用于肾癌治疗,但疗效均不及根治性肾切除术,易导致肿瘤的复发。肾动脉栓塞(D错)用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肾脏肿瘤、缓解患者症状的姑息性治疗或肾脏手术的术前处理。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疗及化疗(E错)不敏感。
<4cm,对侧肾也有损伤,则行部分切除
3 太大,不好切的可以术前栓塞
对侧肾功能正常—根治性患侧肾切除术
对侧肾功能不全—患侧肾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范围:肾+脂肪囊/纤维囊+淋巴结清扫+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
右肾萎缩,左肾肾癌 左肾部分切除。患者右肾下段2.5cm×2.0cm肾癌,左肾无功能,故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右肾部分切除术(D对),可保留右肾部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免疫治疗(A错)对预防和治疗转移癌有一定的疗效。肾癌为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不应随访观察(B错),以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根治性肾切除术(C错)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对侧肾功能完好的患者。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射治疗(E错)及化疗不敏感。
右肾功能好,左肾肾癌 左肾全部切除。一侧肾癌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术(C对),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周脂肪及肾周筋膜、区域肿大淋巴结及髂血管分叉以上的输尿管(D错)。肾肿瘤切除术(A错)主要用于肿瘤位于肾上、下极或肾周边、单发,肿瘤最大径<4cm的肾癌。单纯肾切除(B错)可用于肾癌的治疗,但疗效不及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现较少使用。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射治疗及化疗(E错)不敏感。
肾盂、输尿管癌的标准手术方法是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患肾及同侧全长输尿管(E对),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关于切不切输尿管❓
肾癌→肾+髂血管以上输尿管
肾盂癌→肾+全长输尿管
肾盂癌多为移行上皮癌,容易转移,因此需要切除全长输尿管。
而肾癌多为透明细胞癌,转移可能性相对较小,只需切除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无需全切。
(全切会增大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加重患者伤害😠😠😠)
老年男性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6.7ng/ml,正常参考值为0~4ng/ml,前列腺增大,质地偏硬,CTU显示双肾无积水,说明为早期,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可诊断为前列腺癌,下一步诊治方案应首选前列腺穿刺活检(C对)加以确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A错)适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B错)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尤其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根治性前列腺切除(D错)适用于前列腺癌确诊后的治疗。经尿道球高压扩张术(E错)适用于尿路梗阻。
前列腺硬结(B对)是前列腺癌可能性最大的查体特征。前列腺增大(A错)不具有特异性,且绝大多数的前列腺增大均为良性增生。前列腺触痛(C错)多为炎症反应的主要表现。前列腺囊性变(D错)多见于前列腺囊性增生的病理改变。前列腺萎缩(E错)多见于雌激素治疗后。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同时出现,相互没有关联,PSA>4怀疑Ca,确诊:穿刺活检
临床穿刺活检是>10
在泌尿外科:
收到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常规查PSA→发现指标高→在直肠内B超引导下做多点穿刺活检→如为良性,手术做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否则还需再做前列腺MRI(看分期)+全身放射性核素检查(看骨转移),之后再决定是否做前列腺癌根治术。
就算是前列腺增生,残余尿量小于50也不该做手术,而且psa高,应该活检
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三个主要方法,其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故为了排除前列腺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前列腺穿刺活检(E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A错)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血清PSA升高常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但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可引起血清PSA水平升高,故诊断价值不及穿刺活检。B超(B错)、CT(C错)、MRI(D错)均可辅助前列腺癌的诊断,但不能确定肿物性质,因而对排除前列腺癌的帮助不大。
#?
患者老年男性(前列腺癌好发人群),直肠指检前列腺稍增大,左侧叶有1枚黄豆大小硬结(前列腺癌常见体征)。PSA15ng/ml(前列腺癌特异性检验学检查)。MRI见前列腺增大,边界清,左侧外周带有低信号病灶(前列腺癌常见影像学改变),精囊形态正常。前列腺穿刺诊断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诊断金标准),Gleason分级评分3+4=7;综合以上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直肠指检存在异常,单叶发病,病灶<单叶的1/2;故诊断为:前列腺癌(T₂a期)首选治疗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A对);T₃、T₄期前列腺癌应以内分泌治疗(E错)为主;全身化疗(B错)多用于内分泌失败的采用,但总效果不理想;前列腺冷冻治疗(D错)属前列腺局部治疗而非首选治疗方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C错)常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
没有侵犯精囊 首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侵犯精囊用去势治疗。
前列腺癌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Gleason系统用于评估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2-4分属于分化良好癌
5-7分属于中等分化癌
8-10分为分化差或未分化癌
第九版是评分≤6、7、≥8将病人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
老年男性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核素全身骨扫描示骨盆及腰椎系统有反射性浓聚区,提示患者已为T₄期。对于T₃、T₄期前列腺癌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可行睾丸切除术,配合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制剂,外放射可治疗有癌扩散的骨盆及腰椎系统,故对此患者现最适宜的治疗是双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放射治疗(E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ABC错)仅适用于年龄较轻、能耐受手术的局限在前列腺包膜以内(T₁b、T₂期)的癌,前列腺切除的同时行局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射治疗适用于局部有扩散的前列腺癌,尤其是内分泌治疗无效的病人。化疗主要适用于非雄激素依赖的晚期前列腺癌治疗。
因为蛋蛋会分泌雄激素 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激素 非那雄胺就可抑制前列腺增生
现在基本都是内分泌治疗替代了,比如最新的阿帕他安,预后很好的,我遇到一个,一个疗程之后psa就下降到1以下了,。
总结的很对哈哈,有钱上药,没钱先把蛋切了,抵抗再上药
T1a:观察
T1b-T2: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T3-T4:去势治疗+抗雄治疗
#前列腺癌分期
前列腺癌:1体2叶3包4邻。 膀胱癌:1固2肌3周4邻
T1期:仅手术标本中偶发小病灶;
T2期:病灶局限在包膜内;
T3a期:病灶突破前列腺包膜;
T3b期:病灶侵犯精囊;
T4期:远处转移到直肠、膀胱颈等。
老年男性,出现阴茎头部菜花样肿物10mm(未提及浸润情况,Ta),左侧腹股沟1枚肿大可推动淋巴结(N₁),未提及远处转移(M₀),肿块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因此诊断阴茎癌,属于TaN₁M₀。对于Ta期原则是肿瘤病灶的根治性切除与局部器官的最大程度保留,伴区域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加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故首选阴茎部分切+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切除(B对)。全身化疗(A错)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多发腹股沟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应行术后辅助化疗。阴茎全切(C错)适用于晚期阴茎癌。对于T₂期与分化较差的T₁期肿瘤,单纯根治性放疗(D错)可作为手术的替代方案。患者阴茎癌诊断明确,且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需要积极干预处理(E错)。
🌿阴茎癌:一般选部分切除术,尽量保留
全切:晚期,浸润达阴茎一半以上,残留不足两厘米者
患者老年男性,包茎,包皮口溢血性分泌物半年(阴茎癌常见症状),阴茎冠状沟处扪及结节样硬块(阴茎癌典型体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考虑诊断阴茎癌,对于阴茎癌手术治疗原则是肿瘤病灶的根治性切除与局部器官的最大程度保留(B错),且本题患者存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需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对)。阴茎部分切除(A错)适用于早期阴茎癌(T1期或JacksonⅠ期),肿瘤局限于阴茎头或冠状沟,而阴茎海绵体和尿道尚未被侵犯者。阴茎全切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C错)适用于较晚期的阴茎癌,癌肿浸润已达阴茎一半以上,残留阴茎不足2cm者。
男性,27岁(中青年男性为睾丸肿瘤的好发人群),左侧睾丸胀痛1月。查体:左侧睾丸触痛,用手托起有沉重感(符合睾丸肿瘤的查体表现),超声检查:左侧阴囊占位性肿块,边界不清,局限于睾丸(超声提示睾丸肿瘤)。根据患者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诊断考虑为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应尽早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D对),后根据睾丸肿瘤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决定放疗(A错)或化疗(B错)方案。内分泌治疗(E错)主要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如某些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本例肿块病理类型未明确,无证据表明其为激素依赖性,故不适用。
睾丸癌治疗:
首选→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切掉患侧睾丸+淋巴清扫)
精原细胞癌→对放疗敏感,绒毛膜癌→对化疗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