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

肾脏包括肾实质和肾间质,其中肾实质是功能的主要部分,它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和肾血管,而除此之外的部分就是肾间质。

所以前面肾小管肾炎为什么是间质性肾炎。。。。。

肾性AKI :
引起肾性AKI的病因众多,可累及肾单位和间质任何部位。以肾缺血和肾毒性物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即急性肾小管坏死(C对)最为常见,其他还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D错)、肾小球疾病(包括肾脏微血管疾病)(AB错)、血管疾病(E错)和肾移植排斥反应等五大类。

病因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或无尿期因患者肾功能滤过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已无法排出正常的尿量,会造成水潴留及稀释性低钠,而非钠中毒(A错),对于此种患者,应严格控制入水量(饮水及注射用水),如患者未严格限制入水量(C对),常常会导致水中毒。体内内生水量(D错)不大,平时约每天300ml,肾衰竭时虽然代谢会增强,导致内生水相应增多,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不会导致水中毒。由于肾功能衰竭时水钠积蓄,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以减轻水钠潴留,而不是抗利尿激素增加(E错)。酸中毒(B错)与水中毒的发生无关。

诊断

男32岁,误服生鱼胆(生鱼胆含肾毒性生物毒素,可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性肾损伤可有相关消化系统症状)伴少尿,尿比重,1.009(正常值1.015~1.025),尿钠45mmol/L,SCr225μmol/L(正常值88.4~176.8μmol/L),BUN8.97μmol/L(成人正常值3.2~7.1μmol/L)(尿比重减低,尿钠>40mmol/L,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说明肾小管功能受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少尿的原因应为肾小管上皮损伤导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而病因应为误服生鱼胆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B对)(P511)。急性间质性肾炎(A错)主要导致进行肾间质损伤,主要病因为药物、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肾间质,该患者没有相关病因,排除该项(P488)。肾后性急性肾衰竭(C错)源于急性尿路梗阻,常突发完全无尿或间歇无尿,该患者未提及结石、肿瘤或前列腺肥大等因素,排除该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D错)一般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该患者无此类表现(P467)。肾前性氮质血症(E错)即肾前性急性肾损伤,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血流灌注降低所致的缺血性肾损伤,该患者未提及缺血因素,不考虑该诊断。

常考的例子 龙胆泻肝丸 间质性肾衰
庆大霉素,鱼胆 急性肾小管坏死

🌼9版标准
🔥尿Na<10→肾前性
🔥尿Na>20→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尿钠大于201225,尿肌酐/血肌酐小于20,肾衰大于1。

肾前性AKI,尿钠小于10,尿肌酐/血肌酐大于40,肾衰小于1。

肾前性AKI时,肾小管重吸收增强以代偿循环血量不足,肾小管疯狂重吸收水和钠,而肌酐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尿肌酐浓度陡增,其与血肌酐的比值也大大增加。

间质——药物、感染、自免疾病
肾小管坏死——缺血、肾毒性物质。凡是药物,毒物,制剂,造影剂,生物毒素等类似的都是肾小管坏死
肾后性肾衰——梗阻
肾前性氮质血症——缺氧
肾前性氮质血症的意思是由于肾前性因素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导致尿素与肌酐蓄积,引起氮质血症。

其实肾小管和肾间质差不多,做题的时候用看见急性的导致就是肾小管坏死。如果是慢性的就是肾间质。可以说肾间质肾炎就是慢性肾小管坏死。

大量血管内溶血超过了结合珠蛋白的处理能力,游离血红蛋白从肾小球滤过,若血红蛋白量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能力,则出现血红蛋白尿(内源性肾毒性物质),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B对)。急性间质性肾炎(A错)可见于药物因素、感染因素、系统性疾病、特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过敏性紫癜肾炎可致新月体肾炎(C错)。血栓性微血管病变(D错)可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HELLP综合征等。

急性肾损伤(一般多见于肾小管坏死)主要由肾缺血和肾中毒引起
而肾中毒有分为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内源性毒物里面就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

血红蛋白对肾小管的毒性作用机制是,大量血红蛋白引起肾内氧化应激,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并且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刺激分泌的TH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管型和含铁血黄素管型堵塞肾小管。

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3天后出现少尿(<400ml/日),尿钠40mmol/L(肾前性AKI<20mmol/L;急性肾小管坏死>20mmol/L),故其肾衰竭原因应是急性肾小管坏死(D对C错)。因急性脑出血发病后脑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发生脑水肿,或脑脊液增多,导致颅内压升高,应用甘露醇目的是进行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但甘露醇的副作用是损伤肾小管,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减少,常呈急性少尿,一次性尿钠>40mmol/L。急性间质性肾炎(A错)、急进性肾小球肾炎(E错)都属于肾性AKI,题干中并未提到肾间质、肾小球性疾病导致的损伤。肾后性急性肾衰竭(B错)源于急性尿路梗阻,题干并未提到有引起尿路梗阻的因素。

甘露醇使用后,少尿首先考虑的的确是肾前性肾衰,但是肾前性肾衰是会进展的,如果不及时干预,肾实质缺血加重,引起肾小管的损伤,所以题目中又给出尿钠40mmol/l

患者老年男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喘憋加重(上呼吸道感染加重左心负荷,左心衰竭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尿量减少,尿比重,1.020(正常值1.015~1.025),尿钠18.6mmoI/L,SCr256μmol/L(正常值88.4~176.8μmol/L)(但尿比重正常,尿钠<20mmoI/L,说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受损),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尿液检测结果,考虑该患者少尿原因为肾前性氮质血症(E对)(P511)。
急性间质性肾炎(A错)主要导致进行肾间质损伤,主要病因为药物、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肾间质,该患者没有相关病因,排除该项(P488)。
急性肾小管坏死(B错)肾小管功能受损,尿比重降低,尿钠>40mmoI/L,与该患者尿液检查不符,排除该项。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C错)源于急性尿路梗阻,常突发完全无尿或间歇无尿,该患者未提及结石、肿瘤或前列腺肥大等因素,排除该项。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D错)一般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该患者无此类表现(P467)。


肾前性急性肾衰由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诊断标准中包括:尿比重>1.020;血BUN/Cr:>20。尿比重>1.020是由于GFR虽降低,但肾前性肾衰竭因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且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ADH分泌增多,导致水钠重吸收增多,尿比重升高。血BUN/Cr:>20是由于GFR降低致原尿生成减少,尿素氮及肌酐滤过均减少,但尿素氮可以肾小球滤过,可以肾小管回吸收;肌酐可以滤过,但不可以回吸收,故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增高不成比例,且因原尿生成减少,原尿在肾小管中流速减慢,导致肾小管对尿素氮回吸收增加,血尿素氮进一步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期(提示心排出量严重不足)出现少尿(提示肾灌注不足或肾功能受损),血BUN/Cr>20,尿比重1.028,符合肾前性肾衰竭(B对)的诊断标准。肾后性急性肾衰竭(A错)常由尿路梗阻引起,患者并没有相关病史及症状。急性肾小管坏死(C错)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进展,表现为尿比重<1.010,BUN/Cr<10~15,与患者相关检查不符。急进性肾炎(D错)常有前驱感染史,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并没有相关症状。急性间质性肾炎(E错)常因药物及过敏所致,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功能受损,出现肾性糖尿、低比重尿及低渗透压尿,与患者相关症状不符。


患者术后血压96/60mmHg(正常值90~120/60~8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₂O(正常值为5~10cmH₂O),有效血容量基本满足机体需要量(D错),且无心功能不全(当中心静脉压>15cmH₂O时提示心功能不全)(A错)。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为: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患者成年男性,尿量10ml/小时, 且持续>6小时(患者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休克36小时),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C对)的诊断。
肺功能衰竭(B错)诊断标准为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患者虽呼吸稍快,但动脉血氧分压为86mmHg,因此不能诊断为肺功能衰竭。
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E错)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影响水的重吸收;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使髓质组织间液溶质增加,渗透浓度提高,利于尿浓缩,尿比重应增高,而该患者的尿比重降低(正常范围1.010~1.020),故可排除。

急性胰腺炎:呼吸系统ARDS,泌尿系统AKI

#中心静脉压
1、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心脏射血能力弱
2、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心脏射血能力好
3、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
4、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 血容量不足代偿期
5、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 血容量严重不足 失代偿期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维持期)常常伴代谢性酸中毒(A对),主要因为肾排酸能力减低,同时又因合并高分解代谢状态,使酸性产物明显增多。
呼吸性酸中毒(B错)、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错)见于肺部病变、胸廓、胸膜腔病变或呼吸道阻塞等。代谢性碱中毒(C错)见于呕吐、长期胃肠吸引术、幽门梗阻等损失大量胃液后,也可由缺钾引起。呼吸性碱中毒(D错)见于癔症、严重贫血、心力衰竭、高热、使用呼吸兴奋药物等过度通气。

三高:高血钾、高血磷、高血镁
三低:低血钠、低血钙、低血氯
两中毒:酸中毒、水中毒

低的都是第四声,向下走,即降低;
高的都是二三声,最后都是向上走,即增高,

有关系啊,血钾高,细胞内氢和血钾交换,ph低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会出现如下电解质紊乱:①因肾排泄钾减少、酸中毒、组织分解过快会导致高钾血症(A错);②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C错)及低氯(B错);③肾排镁减少,导致高镁(E错),因血镁与血钙是相互拮抗的关系,因此当血镁升高,血钙降会降低导致低钙(D对)。

少尿期死因:水中毒、高钾
多尿期死因:感染、低钾

急性肾衰主要死因高钾,慢性肾衰死因心衰


按照最新国际AKI临床实践指南,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临床诊断AKI:①48小时内Scr升高≥0.3mg/dl(≥26.5umol/L);②确认或推测7天内Scr较基础值升高≥50%(A对);③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

48h内看绝对值
7天内看基础值的倍数

按照最新国际AKI临床实践指南,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临床诊断AKI:
①48小时内Scr升高≥0.3mg/dl(≥26.5umol/L);
②确认或推测7天内Scr较基础值升高≥50%
③尿量减少<0.5ml/(kg·h),持续≥6小时。


患者已初步诊断为庆大霉素导致急性肾衰竭,应予肾活检(D对)明确导致患者肾衰竭的病因及肾脏的受累情况。肾脏B超(A错)可用于排除肾后性衰竭,患者无相关病史及体征,暂不考虑为肾后性肾衰竭,故该手段非首选。静脉肾盂造影(B错)用于诊尿路梗阻的情况及残存肾功能的情况,且肾衰竭患者不可做静脉肾盂造影,以免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同位素肾图(C错)用于反映肾血流量及肾功能,不能明确诊断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肾脏受累情况。血气分析(E错)可用于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判定,没有特异性,不用于肾功能衰竭原因的诊断。

急性活检 慢性B超

1.出血倾向
2.重度高血压
3.精神病不配合
4.孤立肾
5.小肾
禁忌症无肾衰

同位素肾图用于反映肾血流量及肾功能,

这道题给你的病史就是指向性让你考虑是不是肾性AKI,用活检明确病因!肾后性才用B超


休克纠正后,需密切关注多项指标以判断是否出现急性肾衰竭。血压正常提示休克已得到纠正,偏低反映循环功能障碍,休克尚未得到纠正。尿量显著减少,低于30ml/h甚至25ml/h,表明肾功能明显受损。尿比重升高可能表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在尝试代偿,这是急性肾衰竭时的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现。综合以上指标,血压偏低、尿量显著减少、尿比重升高这一组合(E对)强烈提示急性肾衰竭的发生。而其他指标组合,如血压正常或偏高、尿量正常或仅轻度减少、尿比重降低等(ABCD错),虽可能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一定程度受损,但不足以直接指示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应该考察的是肾前性肾衰特点:尿比重增加,尿钠减少,肾衰指数减少。是这个吗?

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高钾血症患者,心率40次/分,说明患者已经出现心律失常,这是高钾血症导致的,若不立即采取有效降钾措施,患者可能发生心跳骤停。因此应立即采取降钾措施,首选血液透析(E对),其是最有效最迅速的降钾措施。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A错)、静脉点滴10%葡萄糖+胰岛素(B错)、口服降钾树脂(C错)及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D错)均可降钾,但其降钾速度均不如血液透析,因此均非首选。

来自前面一位好兄弟
血透指证:K>6.5
Cr>442
BUN>21.4
PH<7.15
假留我,妻要我,思思儿,爱要死

九版:透析总结(不全的请大佬添加)
1、碳酸氢根离子<12
2、PH<7.20
3、血钾>6.5
4、严重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