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目

一、脑膜瘤

1.临床
多见于中年女性
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在脑外,与硬脑膜粘连。好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等处。包膜完整,血供丰富,多有钙化,少有出血、坏死、囊变。WHO 1级:脑膜瘤,WHO 2级:非典型性脑膜瘤,WHO 3级:间变型脑膜瘤
image.png
2.影像
1)CT:
(1)平扫,类圆形肿块等/高密度,边界清楚,内部常见斑点状钙化
(2)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
(3)瘤周水肿轻/无,静脉受压可有中/重水肿
(4)颅板受累,局部骨质增生/破坏
(5)增强,多均匀显著强化
2)MRI:
(1)多在脑实质外,T1WI等/稍高,T2WI等/高,高级别脑膜瘤常坏死、囊变
(2)增强T1WI,1级均匀显著强化,2/3级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并侵犯组织。
脑膜尾征:临近脑膜增厚并强化。
(3)MRA,明确静脉压迫程度、内部有无血栓

二、星形细胞瘤

1.临床
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成人多大脑,儿童多小脑。病变多在白质。

按分化程度不同分为1~4级:
1级分化良好、低度恶性,
2级良恶性之间,
3~4级分化不良,高度恶性。
2~4级浸润性生长,分界不清,易坏死、出血。
image.png
2.影像
1)CT
1级肿瘤:
(1)平扫,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
(2)增强,绝大多数无/轻度强化(除毛细胞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
2~4级肿瘤:
(1)平扫,形态不规则高/低/混杂密度肿块,可有出血、斑点状钙化
(2)边界不清占位效应、瘤周水肿明显
(3)增强,2级多无/轻度强化,3、4级多明显强化,少数无强化
2)MRI
(1)T1WI稍低/混杂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
(2)增强,与CT增强扫描类似(增强T1WI,4级花环样强化)
(3)DWI,恶性越高,ADC值越低
(4)MRS
(5)PWI
image.png

三、脑脓肿

1.临床:耳源性多见,多发于颞叶、小脑。

2.影像
1)CT
急性炎症期:
(1)平扫,大片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占位效应;
(2)增强,无强化或不规则斑点状、脑回样强化
化脓坏死期:
(1)平扫,低密度区内有更低密度坏死灶
(2)增强,不均匀轻度强化
脓肿形成期:
(1)平扫,等密度环,内有低密度并可见气泡影
(2)增强,环形强化(脓肿壁),完整、光滑、均匀
2)MRI
急性炎症期:
(1)T1WI稍低,T2WI稍高,边界不清,占位效应明显
(2)增强,无强化或斑点状不均匀强化
化脓坏死期:
(1)病灶内出现T1更低信号区,T2高信号;周边T1等/稍高,T2等的不规则薄壁
(2)增强,薄壁不规则环状强化
脓肿形成期:
(1)脓肿壁T1等/稍高,T2稍低/等。脓液T1低,T2高
(2)DWI,脓腔内明显高信号
(3)增强,光滑薄壁环形强化

四、脑外伤

1.临床
脑挫裂伤、脑内出血、脑外出血(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

2.影像
1)CT
脑挫裂伤:
(1)平扫,低密度脑水肿,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可广泛性脑水肿、脑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image.png
(1)平扫,颅板下方梭形/半圆形高密度灶,多在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硬膜下血肿:
image.png

(1)平扫,急性期,颅板下新月形/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3)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4)亚急性/慢性血肿,低/等/稍高/混杂密度灶
蛛网膜下腔出血:
(1)平扫,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形成铸型。
(2)大脑纵裂出血多见,中线区纵行窄带形高密度影。
(3)出血也见于:外侧裂池、鞍上池、环池、小脑上池
(4)一般7天左右吸收,CT阴性

五、原发性肝癌

1.临床
中老年,男性多见

85%为肝细胞癌(HCC),巨块型(≥5cm),结节型(5cm),弥漫型(1cm),小肝癌。

肝动脉供血,血供丰富。易侵犯门静脉、肝静脉,发生癌栓、肝内外血行转移,侵犯胆道引起梗阻性黄疸。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image.png

2.影像
1)超声:初查
2)CT:确诊
直接征象:
(1)巨块型:平扫,低密度肿块。中央坏死区更低密度。
(2)结节型:平扫,低密度肿块。
(3)弥漫型:平扫,境界不清的多发低密度小结节。
(4)增强扫描,整体呈“快进快出”,巨块型和结节型典型,
1. 动脉期:斑片状、结节状明显强化(因为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2. 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强化,密度明显升高,肿瘤相对低密度(因为缺乏门静脉供血)。
3. 平衡期:肿瘤密度持续减低,对比更明显。
(5)中央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假包膜一般在门静脉期/平衡期强化。弥漫型多数血供不丰富,强化不明显,但也可呈快进快出。
image.png

间接征象:
(1)静脉内癌栓:强化门静脉、腔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门静脉期最清楚。
(2)淋巴结转移:常见肝门部、腹主动脉旁、腔静脉旁淋巴结增大
(3)胆管受侵犯:上方胆管扩张
(4)其他器官转移:肺、肾上腺、脾等转移灶
3)MRI:早期HCC
(1)T1WI低,T2WI稍高
(2)MRI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同,肝特异期HCC细胞无法转运对比剂表现为低信号,敏感检出较小的HCC。

3.鉴别诊断
(1)肝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口服避孕药,更易出血、脂肪变性,密度不均
(2)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无快出,有延迟强化的中央瘢痕。MRI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为高密度。

六、肝海绵状血管瘤

1.临床
中年女性

最常见肝脏肿瘤和肝脏最常见良性肿瘤。无包膜。偶有血栓,很少钙化。

image.png

2.影像
1)超声:首选
2)CT:确诊
直接征象:
(1)边界清楚低密度肿块。
(2)增强,整个过程向心性强化早出晚归,快进慢出
1. 动脉期: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多为结节状明显强化,程度类似同层主动脉。
2. 门静脉期:强化向肿瘤中心扩展。
3. 平衡期和延迟期:持续向中心扩展,强化程度减低,但仍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最终全部肿瘤均一强化。
(3)即使延迟期,少数较大肿瘤中心仍有无强化低密度区,为纤维化或血栓。
f43fb752a79a321440e649518bb7e37.jpg

间接征象:
CTA有时可见供血血管增粗,肿瘤压迫周围血管使之弧形移位。
3)MRI
T1WI均匀低,T2WI均匀高灯泡征

七、胆石症与胆囊炎

【临床与病理】
胆结石依部位分为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统称为胆石症(cholelithiasis)。

胆石症为临床上常见病,以中年女性多见。

胆结石和慢性胆囊炎:
常见的症状为反复、突发性右上腹部绞痛,并放射至背部和右肩胛下区;

急性胆囊炎:
常表现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绞痛,伴有畏寒、高烧、呕吐。检查右上腹压痛,墨菲(Murphy)征阳性。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显示的含钙量高的结石,称为阳性结石,而不能显示的含钙量低的结石,称为阴性结石。

胆囊阳性结石表现为右上腹大小不等、边缘高密度而中央低密度的环形、菱形、多角形致密影,聚集成堆时则呈石榴籽状,阴性结石平片不能显示。

胆管内结石,无论阳性或阴性结石,平片上均不易显示。ERCP可显示胆管内结石所致的充盈缺损。

超声:

  1. 胆系结石:典型表现为胆囊或胆管腔内一个或多个形态固定的强回声团、光斑或弧形强光带,后方伴有声影。发生在胆囊内者,强回声可随体位改变移动;泥沙型结石表现为胆囊后壁处细小的强回声光点带,后方伴较宽声影:结石填满胆囊时,胆囊无回声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强光带,后方伴较宽声影,若伴有胆囊壁增厚,则出现“胆囊壁弱回声一结石强回声一声影”三联征。
  2.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呈强回声,其间有弱回声带,重者呈多层弱回声带表现;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可缩小;胆囊壁增厚、钙化,边缘毛糙,回声增强。
    image.png

CT:

  1. 胆系结石:可见肝内、外胆管或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多边形或泥沙状的高密度影,密度均一、不均或分层(图7-34、b),阴性结石不能显示。
    1. 胆总管结石引起上部胆管扩张,在结石部位的层面,可见圆形高密度结石周围环有低密度胆汁,构成“靶征”,若部分围绕,则形成“新月征”。
  2.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增大,直径>5cm,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并呈分层状强化,其中周边无强化的环形低密度层,代表浆膜下水肿带或渗出;慢性胆囊炎则表现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

MRI:

  1. 胆系结石:基于结石成分不同,MRI上表现各异。通常,结石在T1WI上为低信号,部分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上均为低信号;MRCP可整体直观显示胆系内低信号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等,但肝内胆管较小结石显示不佳;同时可显示胆管扩张及其程度(图7-34c、d)。
  2. 胆囊炎: T1WI和T2WI上显示胆囊增大和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水肿层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诊断及鉴别诊断】
X线平片显示胆系结石有很大限度。

超声简便易行、可靠,为胆系结石的首选和主要检查方法。

CT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要优于超声。

诊断困难的胆管阴性结石,可行MRI及MRCP检查,多可明确诊断。ERCP已不再用于检查胆系结石,而是用于介入治疗。

胆系结石超声、CT和MRI检查,征象明确,易于诊断。当结石合并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增厚并有分层或均一强化,则支持胆囊炎的诊断

八、急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病因多为胆系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痛向腰背部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发热等,重者可发生休克。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见。

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2类,前者占80%~90%,表现为病变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并炎性细胞浸润,胰周可伴有急性胰周积液(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多数APFC能够自行吸收,如未吸收会演变成假性囊肿;

坏死性胰腺炎较少见,以广泛的胰腺坏死、出血为特征。胰液、炎性渗出、出血、坏死组织等聚积在胰腺内外,并可沿多条途径向腹膜后其他间隙或腹腔内扩展。急性坏死物(acute necrotic collection,ANC)发生在坏死性胰腺炎发病的一月内,可同时累及胰腺及胰周,并可延至盆腔,也可仅累及胰腺或胰周。

ANC与APFC的区别是前者含非液性成分,如实性成分或脂滴, ANC继续进展可形成成熟的壁,此时称为囊壁内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其与假性囊肿的区别是囊内含有坏死组织或胰腺组织,不是单纯的液性成分

尽管任何形式的病变都可以发生感染,但坏死物中的感染发生率高,此时影像学上病灶内可出现气体。

另外根据有无局部并发症及器官衰竭急性胰腺炎又分为轻、中、重度。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如伴有坏死物感染、特别是器官衰竭,致死率会明显升高。

实验室检查,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中淀粉酶明显增高。

【影像学表现】
超声:

  1. 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胰腺肿大,多为弥漫性,也可为局限性;边界常不清;内部回声稀少,回声强度减低;随病情好转上述改变可迅速消失。
  2. 坏死性胰腺炎:胰腺明显肿大;边缘模糊不清;回声强弱不均并伴有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急性胰腺炎常伴有邻近肠曲充气扩张,因而影响了超声的诊断效果。
    image.png

image.png
CT:

  1. 急性IEP:
    1. 平扫检查,可见胰腺局限或弥漫性肿大(图7-39a),前缘多模糊不清,胰周脂肪常因炎性渗出而密度增高,左肾前筋膜增厚是常见表现
    2. 增强检查,胰腺均匀轻度强化,胰周渗出显示更加清楚。APFC表现为胰周无壁均匀的液性密度影:假性囊肿表现为局限性囊状低密度区,囊壁有强化,囊内没有坏死物。
  2. 坏死性胰腺炎:
    1. 平扫检查,除具有急性EP并更加显著外,还常见胰腺密度不均,坏死灶呈略低密度而出血呈高密度
    2. 增强检查,胰腺强化不均,坏死灶无强化,据此可了解胰腺的坏死范围(图7-39),胰腺周围炎性渗出及坏死物可扩展至小网膜、脾周、胃周、肾前旁间隙、升、降结肠周围间隙、肠系膜以及盆腔,CT检查可显示相应部位的脂肪组织密度增高或呈水样密度。ANC的表现类似APFC,可见胰周和(或)胰腺内有液体聚集,同时伴有实性成分和脂滴等:WON表现为囊性包块内除有液性成分外,还有非液性成分,增厚的囊壁可出现明显强化,其内如出现气体,则提示为感染性WON(图7-39d)。

MRI:急性胰腺炎时:

  1. 平扫检查,可见胰腺肿大,边缘模糊不清;肿大的胰腺在T1WI上信号减低,T2WI上信号增高;出血灶在T1WI和T2WI上表现为信号不均匀或呈高信号;APFC见胰周液体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假性囊肿呈长T,、长T2信号,囊壁可见,囊内信号均匀,没有坏死物。ANC和WON的表现类似APFC和假性囊肿,但除液体信号外,还有非液体信号。
  2. 增强检查,表现同CT增强检查所见。由于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够很好地区分液性及非液性成分,因此诊断APFC、假性囊肿、ANC和WON的能力优于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上,根据急性胰腺炎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并不困难。影像学检查的目的除进一步确诊外,主要是明确其类型、炎性渗出的范围及有无并发症,急性胰腺炎5~7天后局部并发症开始出现,坏死组织易于辨认,应做好必要的影像学复查。总之,CT和MRI对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另外还有可能发现少数胰腺肿瘤性病变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应当指出的是,在轻型急性E时,影像学检查可无明显阳性发现,此时诊断需依据临床资料而非影像学检查结果。

九、胰腺癌

1.临床
中老年,男女比为2。

通常指胰腺导管癌,占90%。易局部侵犯,胰周、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动脉周围最常见),65%在胰头。无痛性梗阻性黄疸。

2.影像:
1)超声
image.png
2)CT:
直接征象:
(1)平扫,与临近胰腺组织密度相似。较小者不易发现,较大者表现为胰腺局部增大,少数肿块内有坏死性低密度灶。
(2)增强,胰腺癌为乏血供肿瘤,强化不明显,相对低密度,一定程度延迟强化。
间接征象:
(3)肿块上游胰管常扩张
(4)胰头癌:“双管征”(胆总管和胰管扩张),可有胰腺体、尾部萎缩,潴留性囊肿,可并有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5)向胰腺外侵犯,可致胰周低密度脂肪层消失
(6)胰周血管受累:增强,显示血管被包绕、狭窄甚至中断
(7)淋巴结转移:胰周、肝门、腹膜后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
(8)肝转移灶:低密度
3)MRI:
用于鉴别诊断

3.鉴别:
1)慢性胰腺炎合并胰头局限性增大:
(1)慢性胰腺炎:胰头纤维化改变,T2WI低信号。增强,持续渐进性。
胰头癌:动脉期低信号
(2)慢性胰腺炎:发现钙化、囊肿
(3)胰腺癌:侵犯或包埋血管
(4)胰腺癌:淋巴结转移
(5)慢性胰腺炎:胰管可扩张、狭窄,但少有截断

十、脾

脾(spleen)位于左上腹后外侧部,在左季肋区9~11肋的深面,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器官,超声、 CT、MRI检查均易显示。

(一)检查技术
1.超声检查常作为脾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技术。
2.CT检查能通过病变多期增强的强化表现提高脾疾病的诊断能力,同时可了解相邻组织器官,有助于对脾疾病进行全面评估。然而CT检查对脾疾病的定性诊断仍有一些限度。检查技术同肝脏CT检查。
3.MRI检查可作为CT检查后的补充方法,对某些脾疾病如脾脓肿、脾血管瘤和脾淋巴瘤的诊断常优于CT。检查技术同肝脏MRI检查。

(二)正常影像表现
1.超声检查
正常脾形态与切面方向有关,可呈半月形或类似三角形,外侧缘为弧形,内侧缘凹陷;脾门有脾动、静脉出入,为无回声平行管状结构:包膜呈光滑的细带状回声;脾实质呈均匀中等回声,略低于肝实质回声。CDFI显示脾静脉及其分支呈蓝色血流;脾门处脾动脉呈红色血流。脾厚径正常不超过4.5cm;脾长径正常范围为8~12cm;脾门处脾静脉内径小于0.8cm。

2.CT检查
正常脾前后径≤10cm、宽径≤6cm、上下径≤15cm;另一较简单的测量方法是在显示脾最大的横断层面上正常脾外缘通常少于5个肋单位肋单位为同层CT上肋骨和肋间隙的数目之和),但不及三维径线测量准确。平扫,脾形态近似于新月形或为内缘凹陷的半圆形,密度均匀并略低于肝脏;脾内侧缘常有切迹,其中可见大血管出入的脾门。

增强扫描,动脉期脾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实质期脾的密度逐渐均匀。

3.MRI检查
脾在横断层上表现与CT类似,冠状位显示脾的大小、形态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要优于CT横断层。

(三)基本病变表现
1.脾数目、位置、大小和形态异常
脾数目增多如副脾和多脾,数目减少为脾缺如,位置异常如异位脾和游走脾,这些多为脾先天发育异常,变异脾的密度、信号强度及增强检查表现均与脾相同。脾增大在影像上表现为脾各径线超过正常值范围,明显超出者易于辨认,不明显者由于个体间有较大差异而难以判别。超声、CT和MRI均易发现脾形态异常,如占位性病变突出脾表面时可致脾边缘与轮廓改变,脾破裂可见脾轮廓不规整、形态失常。

2.脾密度和信号异常
脾内钙化灶在CT上表现为极高密度影,MRI上呈低信号影;

脾梗死灶多呈楔形,CT上密度减低,MRI上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无强化;

脾外伤新鲜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MRI上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影,出血的密度、信号变化与损伤的时间有关;

脾囊肿在超声、CT和MRI上与其他部位囊肿表现相同;

原发和转移性脾肿瘤在CT上多呈稍低密度影,MRI上常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

CT、MRI增强检查可提高病灶检出率,但由于脾肿瘤影像表现多类似,定性诊断时有困难。

(四)疾病诊断
1.脾肿瘤
【临床与病理】脾肿瘤(splenic tumor)较少见,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血管瘤、错构瘤及淋巴管瘤,其中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可单或多发,肿瘤生长缓慢,临床多无症状。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其中以淋巴瘤多见,可以是全身性淋巴瘤累及脾,也可以原发于脾,前者多见;大体病理上脾可仅显示为弥漫性肿大,也可表现为弥漫的细小结节、多发肿块或单发大肿块。临床上脾淋巴瘤多见于40岁以上,可有长期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左上腹疼痛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1)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①二维超声检查,肿瘤多表现为圆形界清高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或呈蜂窝状表现;②CDI示瘤内无血流,周围有点状或短线状血流。
CT:①平扫,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楚,可有囊性成分和钙化,大的病灶中央因有瘢痕形成,显示为更低密度区;②增强扫描,早期从边缘开始强化,一般不表现为肝血管瘤时典型的结节状强化,但出现渐进性向中央填充,最后大多能完全或大部充填,密度等于或高于脾脏,与肝血管瘤表现类似(图7-43);有的肿瘤早期强化不明显,延迟后趋向等密度;也有的肿瘤表现为强化不均匀,即使在延迟期仍呈斑驳状强化表现。
MR:①平扫检查,由于瘤内有扩张的血窦,血流缓慢,故肿块在TWI多为界限清楚的低信号, T,WI呈高或明显的高信号影:②增强检查,表现类似CT增强检查。

(2)淋巴瘤超声:
表现与其病理类型相关:①脾弥漫性肿大,脾实质回声诚低或正常,一般光点分布较均匀;②脾内结节和肿块,显示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低回声结节或肿块,其内部回声均或不均,多个病灶可相互融合而呈分叶状团块,病灶之间隔以线状高回声带。 CT:可仅显示脾增大,也可显示脾内局灶性病变伴或不伴脾增大。脾内局灶性病变表现为:①平扫,可见脾内单发或多发稍低密度灶,边界清或不清:②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不均匀或斑片状强化,与正常强化脾实质分界清楚。在全身淋巴瘤累及脾时,在显示脾异常表现的同时,还可发现邻近淋巴结增大和全身淋巴瘤表现(图7-44)。

MR:①平扫检查,可仅表现为脾弥漫性增大,也可发现脾内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长T,长T2或混杂信号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或不清:②增强检查,脾内肿块呈轻度强化,信号较正常脾为低,典型者呈“地图样”分布,可伴有脾周或其他部位淋巴结增大。【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者需与其他脾脏富血供肿瘤和病变鉴别。脾淋巴瘤超声、CT和MRI检查时,可有不同表现:①仅表现脾增大的脾原发淋巴瘤,诊断困难,需与其他病因所致的脾增大鉴别:②仅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病灶的脾原发淋巴瘤,需与转移瘤等鉴别:③同时并有脾内病灶和邻近或其他部位淋巴结增大表现时,多提示为全身淋巴瘤累及了脾,但仍需与广泛的转移瘤鉴别。对于脾淋巴瘤,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在于:①已明确淋巴瘤患者,发现脾淋巴瘤,有助于临床分期和治疗;②未确诊患者,显示脾异常需进一步评估,行PET检查常有助诊断:③可用于评估脾淋巴瘤治疗后效果。

2.脾脓肿
【临床与病理】脾脓肿(splenic abscess)少见,是细菌侵入脾内形成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多继发于全身性感染的血源性播散或脾周感染的蔓延,也可为外伤、梗死后的并发症。脓肿为单房或多房,可孤立或多发。临床上,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并脾区疼痛。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见左膈升高,常伴有胸腔积液,表现无特征。超声:二维超声①初期,可无异常或显示稍低回声区:②脓肿形成期,呈不规则或圆形无回声区,其内可见散在光点回声,若有气体,则出现强回声气体样反射:周边有高回声带环绕:CDFI和频谱多普勒见脓肿壁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为动脉血流。动态观察,无回声区可进行性增大,抗感染治疗后,无回声区范围可明显缩小。 CT:①平扫检查,典型脓肿表现为脾内圆形或椭圆形界清低密度区,单发或多发,CT值差别较大,一般<30HU,有时脓肿内有气体影:②增强检查,脓肿壁呈环状强化,脓肿中心不强化。 MR:①平扫检查,脾脓肿的脓腔表现为圆形T,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呈 T,WI低信号和T,WI高信号:②增强检查,表现同CT增强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一般可做出诊断。CT对气体、液体的检出敏感,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脾脓肿应与膈下脓肿、脾囊肿等鉴别,诊断困难时可行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

3.脾梗死
【临床与病理】脾梗死(splenic infarction)为脾动脉或其分支栓塞所造成的局部脾组织缺血坏死。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慢性白血病所致脾动脉内皮细胞下白细胞浸润、镰状细胞性贫血所致微循环等,可单发,也可数个病灶同时存在或融合:病灶多呈楔形,底部位于被膜面,尖端指向脾门。脾梗死可无症状或有左上腹疼痛、左侧胸腔积液、发热等表现。

【影像学表现】
超声:①二维超声:脾实质内有单发或多发楔形或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底部朝向脾外侧缘,尖端指向脾门;内部有高回声光点或呈蜂窝状回声:②CDFI检查,显示病变区内无血流信号。梗死灶坏死液化后可形成假囊肿,出现液性无回声区;陈旧性梗死灶纤维化、钙化时,回声明显增强,后方可伴有声影。

CT:

  1. 平扫检查,典型表现为尖端朝向脾门、边界清楚的楔形低密度区:
  2. 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无强化,与周围正常强化脾实质对比更加清楚(图7-45)。

MR:

  1. 平扫检查,梗死区信号依梗死时间而不同,急性和亚急性梗死区在T1WI和T2WI上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影;而慢性期由于梗死区有瘢痕组织和钙化形成,在MRI各种序列上均呈较低信号改变。
  2. 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脾梗死,影像学上出现病灶呈楔形这一典型表现时,诊断不难;若形态不规则,则需与脾脓肿脾破裂出血等鉴别。超声CDFI检查无血流,CT和MRI增强检查病灶无强化是脾梗死的特征表现,也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十一、急性阑尾炎

1.临床
定位不清脐周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及食欲缺乏等。6-8/10+h后逐渐下移固定右下腹部(转移性右下腹痛,特征)。查体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实验室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2.影像
(1)超声:阑尾和粪石,后者伴声影;阑尾管径>6mm,呈不可压闭的、一侧盲端管状结构。

(2)CT:阑尾扩张,管径>6mm,壁增厚,增强强化。阑尾周围炎,周围(脂肪)“条纹征”即周脂肪内斑点/条纹状模糊英、局部筋膜增厚、系膜密度增高等。阑尾粪石,其他有盲肠增厚、阑尾周液体积聚、“箭头征”(肠道内造影剂汇集在盲肠尖端(阑尾起始部)形成箭头样或鸟嘴样改变)。

十二、脑出血

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

【临床与病理】
自发性脑内出血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等,

血管畸形性脑出血在年轻人中多见,高血压性脑出血以老年人常见。
在后者,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易破入脑室;血肿及伴发的脑水肿引起脑组织受压、坏死和软化。

临床上根据出血时间及血肿病理演变过程将脑出血分为

  1. 超急性期 (12小时以内 )、
  2. 急性期 (12小时至2天)、
  3. 亚急性期 始于出血后 2 ~ 7 天
  4. 慢性期
    各期时间长短与血肿大小及患者年龄有关。
    image.png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

  1. 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图 2 - 1 5 );破 入 脑 室 可 见 脑 室 内 高 密 度 积 血 ;
  2. 亚 急 性 期:始于出血后2 ~ 7 天 ,可 见 血 肿 缩 小 并 密 度 减 低 ,血 肿 周 边 变模 糊 ;水 肿带增宽;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3. 慢性期,为出血2 个月以后,较 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裂隙状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 萎缩。

CT增强扫描:血肿早期多不强化,亚急性期由于血肿周围炎症反应及新生毛细血管而出现环状强化。

MRl:普通检查,脑内血肿的信号随血肿期龄而变化:等等高低,高低 低高 高

  1. 超急性期:血肿T1WI 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2. 急性期:血肿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稍低信号;
  3. 亚急性期:亚急性早期,血肿T1WI 信号由周边到中心逐渐 增 高 ,T2W I 呈 低 信 号 ;亚 急 性 晚 期 T 1W I 及 T2WI 均高信 号 ;
  4. 慢 性 期 :囊 肿 完 全 形 成 时 T1W I 呈 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由于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T2WI 上可见低信号环,此期MRI显示比CT敏感。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血肿显示均不如 CT清楚。

【诊 断 与 鉴 别诊 断】
根据典型的CT、MRI 表现和突发的临床症状,脑内出血容易诊断 。CT和MRI 对脑出血的检查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为脑出血不同时期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帮助。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脑出血在吸收期CT检查时可能为等密度,需和脑肿瘤鉴别。

十三、脑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居首位。

【临床与病理】
脑梗死为脑血管闭塞所致脑组织峡血性坏死。

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脑梗死。

【影像学表现】
(1 )缺血性梗死
CT:

  1. 平扫,在发病24小时内常难以显示病灶;24 小时后表现为低密度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多扇形;可有占位效应,但相对较轻;
  2. 增强扫描,发病当天,灌注成像即能发现异常,表现病变区脑血流量明显减低;其后普通增强可见脑回状强化。1~2 个月后形成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腔,且不再发生强化。
    image.png
    MRI:对脑梗死灶发现早 、敏感性高:
  3. 发病后1 小时即可见局部脑回肿胀 ,脑沟变窄 ,随之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 (图 2 - 1 6 a 、b );
  4. DWI 检 查 可 更 早 地 检 出 脑 缺 血 灶 ,表 现 为 高 信 号 ;
  5. M R A 检 查 还 能 显 示 脑 动 脉 较 大 分 支 的 闭 塞 (图 2 - 1 6 c )。

(2)出血性梗死
常发生在缺血性梗死一周后。
CT:平扫,呈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
MRI:普通检查,梗死区内出现T1WI 高信号灶。

(3) 腔隙性梗死
系 深 部 髓 质 穿 支 动 脉 闭 塞 所 致 。 缺 血 灶 为 1 0 ~ 1 5 m m 大 小 , 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常见。
CT:平扫,发病24小时后,可见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

MRl :早期DWI 检查即可发现腔隙性梗死灶,表现为小的高信号区;其后呈T 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表现;

DTl 重建可显示皮质脊髓束破坏情况(图2-17)。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脑梗死的CT和MRI 表现,结合病史多可明确诊断。

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与星形细胞肿瘤、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星形细胞肿瘤占位表现常较脑梗死更显著,且多呈不规则强化;病毒性脑炎常有发热,病灶可为双侧对称性,且脑脊液特异性抗体检查为阳性。